欢迎访问河北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培训中心官方网站
首页 > 培训案例 某美术职业院校 10 来位师生去塞罕坝红色教育基地研修

某美术职业院校 10 来位师生去塞罕坝红色教育基地研修

来源: 作者: 日期:2025-10-18 浏览:0
某美术院校 10 来位师生去塞罕坝红色教育基地研修,用美术专业的法子解读塞罕坝精神,琢磨红色教育和艺术咋结合,给课程思政添了新想法。

  同学们,塞罕坝那片林子可不简单!10来个美院职业学校的老师学生去那儿研修,不是光去画个速写就完事儿,是去深琢磨红色精神的。你们琢磨琢磨,艺术跟红色基因凑一块儿,能搞出啥不一样的动静来?

  从地图变样看奋斗的劲儿

  塞罕坝展览馆里有数据,刚建场那会儿,种树活下来的没多少。师生们拿放大镜对比老地图和新地图,没想到原来12号点位的洼地,现在都成观景台了。这么大的地理变化,不就是“艰苦奋斗”最实在的例子吗?美术院校塞罕坝红色教育研修,可不能是走个过场看个热闹。有了这发现,那些抽象的精神就有了实打实的样子。奋斗的劲儿,不就是从这样的改变里看出来的吗?

  用艺术的法子读红色精神

  教色彩构成常说互补色,塞罕坝人用60年证明,灰黄跟青绿配一块儿才最美。用这种专业眼光看事儿,红色教育就有了新意思。省内教育部门有工作简报,好多学校都把塞罕坝精神放进课里了。可美院这帮人不一样,他们用搞艺术的词儿把精神拆解开看——防风林带是画面里的骨骼线,三代造林人是慢慢变的色阶,落叶松纯林是重复的构成。塞罕坝红色精神艺术解读,这么一来就特别不一样了。这么解读,不比光讲大道理管用多了?

  研修背后的教育门道

  这次研修留下的,不只是测的色值、捡的松果、拓的树皮纹路。更关键的是,它在给“课程思政”找新的走法。艺术教育结合红色基因探索,不是简单加一块儿,是能催生出新东西的。10来个师生的这趟走,走出了条新路子。美术院校塞罕坝红色教育研修,以后还能有啥新花样?这样的琢磨和探索,每个学校都该好好想想。红色基因咋跟教育更好结合,这不就是个好方向吗?



关键词:±美术职业院校塞罕坝红色教育研修±塞罕坝精神美术专业解读±美术师生塞罕坝红色学习

政策咨询与反馈

如果您对本政策有任何疑问或建议,请通过以下方式反馈:

微信“扫一扫”即可分享